【媽媽寶寶】雜誌專訪 -- 夏季寶寶消暑對策

【媽媽寶寶】雜誌專訪




夏季寶寶消暑對策


 炎炎夏日,酷熱高溫對寶寶的皮膚會造成哪些影響?哪些部分是媽咪應該多加留意的?在此提醒媽咪夏季常見的皮膚病症及消暑對策,好讓寶寶有個平安喜樂的盛夏。



 


亞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宗樺醫師表示,寶寶的皮膚柔嫩、角質層薄,加上三歲前汗腺功能尚在完善中,一旦邁夏季,炎熱的高溫,加速細菌蔓延的速度,將誘發許多皮膚病症。病症類型可簡述為「感染性」與「過敏性」二大類型。


 


l       感染性的皮膚病症


病症一:汗疹


即為俗稱的痱子(部分痱子合併濕疹症狀)。原則上汗疹尚未發生感染,但若照顧不當可能引發後續的細菌感染。


原因:


寶寶的皮膚調節溫度的功能不全,流汗量增加,導致汗水無法順利排出至皮膚表面,造成汗腺阻塞。


症狀:


皮膚表面出現水滴狀小紅疹。多發作於皮膚摺疊處,如手肘、腋下、膝蓋窩、鼠蹊部,或臉上、下顎、前胸、上背等,若寶寶還處於包尿布階段,也須留心屁屁是否有紅疹出現


預防方式:


ü 降低皮膚溫度,減少出汗機會。讓寶寶在通風、涼爽的環境下活動。


ü 選擇純綿材質、剪裁寬鬆的衣物,以降低寶寶長疹子的機會。


ü 幫寶寶沖涼,清洗後可以使用具收斂效果的痱子粉、痱子水或痱子膏來舒緩症狀。





醫師的提醒:


§  一般而言,若媽咪照顧得宜,汗疹約57天就會消退了。


§  痱子水或痱子膏的用量不宜過多,以免過度收斂,引起乾癢。


§  飲食不宜過鹹,鹽分過高的食物,容易誘發汗疹的發生。不妨補充維他命C,有些研究顯示服用維他命C可以預防汗疹的復發。


 


 
 

 


病症二:汗腺炎


若汗疹未妥善處理,反覆發作時,患部容易因寶寶的搔抓而衍發細菌性感染,產生化膿現象,即有可能導致汗腺炎。


原因:


汗腺炎發生原因為汗管、腺腺體及毛囊周圍組織的化膿性發炎。


症狀:


汗腺炎好發於皮膚表面潮溼部位及通風不良處,好發於三歲以下的寶寶,多發生在頭皮前額,靠近臉部的區域患處面積較汗疹來的大,紅疹中夾帶化膿性紅腫,除了汗疹癢的病徵外亦會有痛感。


預防方式:


保持通風涼爽乾燥。





醫師的提醒:


汗腺炎屬於細菌性感染,無法以擦拭痱子膏等用品來治癒,視醫師診斷後會搭配口服消炎藥來治療,若患部化膿情況嚴重,亦須由醫師清理。若寶寶出現上述症狀,媽咪一定要帶寶寶就醫!


 

    


 


 


病症三:膿痂疹(傳染性膿痂疹)


為寶寶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,具有很強的傳染力。


原因:


膿痂疹為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的細菌感染。夏天溫度高,細菌增生的速度快,加上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為皮膚的常在菌,一旦寶寶肌膚有小傷口,若本身抵抗力弱,便容易受到感染。


症狀:


膿痂疹最常出現的症狀是在寶寶的鼻孔四周、臉上出現紅色的疹子,之後疹子中央會出現水皰,這種水皰有搔癢感,容易破裂,破裂後形成紅色結痂。


預防方式:


寶寶的清潔與指甲清潔,避免搔抓皮膚破皮而讓細菌有機可乘。





醫師的提醒:


照顧此病症時,媽咪要留心寶寶搔癢的舉動,若用手接觸患部,則可能將細菌傳至下肢、身體其他部位或兄弟姐妹,形成開放性擴散,甚至會經由血液循環引發併發症(如腎臟發炎),需經醫師指示口服抗生素,局部擦藥膏來治療。若寶寶有上述症狀,請務必請醫師診斷。


 

    


 


 


l       過敏性的皮膚病症


病症一:異位性皮膚炎


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,並不會傳染。


原因:


皮膚的角質層防禦功能不正常,無法保濕,以致各種過敏原或化學物質容易穿透皮膚,使皮膚產生過敏或發炎反應。


症狀:


兩歲以內的寶寶,紅色丘疹多出現於臉頰、頸部或頭皮,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,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。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特徵就是癢,常反覆搔抓,導致發炎夏天悶熱潮溼的氣候,有可能造成病情惡化。


預防方式:


ü     不宜過度清潔,並少用含皂鹼的清潔用品;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,沐浴後則以潤膚乳液以滋潤皮膚;衣物則以不刺激之棉質為佳。


ü     夏天要有涼爽的環境,以不流汗為原則。


ü     適度運動可以改善寶寶的過敏體質,調節免疫力。但不宜在大太陽下運動。


 




醫師的提醒:


異位性皮膚炎常使用類固醇來治療,媽咪勿輕易到藥房購買治療藥膏,以免劑量過高,或擦拭部位錯誤,造成皮膚變薄等副作用。另蔡醫師介紹,目前國內已有非類固醇的治療藥膏問市,媽咪不用再擔心副作用產生的後遺症。


 
 

 


 


病症二:丘疹性麻疹


夏季蚊蟲孳生,寶寶的高體溫會吸引有趨熱反應的蚊蟲叮咬。叮咬後最常見的皮膚反應就是丘疹性蕁麻疹,亦即俗稱的「紅豆冰」。


原因:


丘疹性蕁麻疹致病的主要原因,為蚊蟲叮咬所引發的過敏反應,常與兒童本身體質敏感有關。


症狀:


多發生於臉部、手部及下肢周圍,症狀為中間有小水泡的明顯丘疹奇癢難耐,寶寶通常會加以搔抓


預防方式:


丘疹性蕁麻疹的主要是因蚊蟲叮咬所引起的過敏反應,故少到花草樹木多的地方活動!外出活動時可使用防蚊液,以防止蚊蟲近身,使用時,建議噴於衣物上,避免直接接觸寶寶皮膚,帶來刺激,目前市售產品中亦有植物性防蚊液可以選擇。





醫師提醒:


被蚊蟲叮咬後,可先冰敷或擦拭小護士等用品,但若寶寶出現破皮、結痂等症狀,媽咪一定要帶寶寶就醫喔!


 
 

 


 


認識了夏季常見的皮膚病症,媽咪在生活上該如何因應?我們為您整理出「外出」與「居家」二大對策:


 


part 1     外出篇


日頭赤炎炎需要帶寶寶外出時,帽子、薄外套、水壺絕對是必備品,以下訊息媽咪不容錯過!


§       選擇適宜的防曬用品


醫師建議為寶寶選擇純物理性防曬乳(成分中含有ZnOTiO2),此類防曬乳不會對寶寶的肌膚造成負擔,雖然顏色偏白,但目前技術已可微粒子化,視覺上較厚重,但並不會讓肌膚產生黏膩感,還可有效協助寶寶抵抗紫外線。媽咪在選購時,可以指定專櫃人員介紹。


防曬乳的防曬係數再強,時效也有限,媽咪別忘了1~2小時即需為寶寶補充一次!回家後也要記得清洗乾淨,以免造成過敏。另媽咪可參考環保署網站http://www.epa.gov.tw查詢當天的紫外線即時資訊,若可選擇請避免於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外出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,當紫外線達過量級(指數8)以上,成人曝曬時間超過20分鐘就可能曬傷,危險級(指數11以上,曝曬15分鐘就可能曬傷,媽咪一定要注意喔!



 
§       洋蔥式的穿衣法

戶外的溫度雖然偏高,但大眾交通工具的空調可是冷颼颼,在搭乘捷運或公車時,別忘了為寶寶添件薄外套。若此次外出會讓寶寶的出汗量增加,建議多帶套備用衣物,以免濕衣物讓寶寶著涼;另提醒媽咪,寶寶換下的衣物要盡速清洗,除了避免細菌孳生,當衣物上汗水中的蛋白質產生變化,不但會破壞衣物的纖維,也會留下難以清洗的黃斑。


§       適時的補充水分


一般狀況下流汗,寶寶水分的流失比電解質多,當寶寶口渴時,建議媽咪補充白開水即可,不必刻意選擇特殊飲料。





補給水分的注意事項:


1.      家長不要給予太多的含糖飲料


市售的解渴飲料糖分普遍偏高,無形中造成寶寶熱量上的負擔;另一方面,喝白開水可有效預防「丘疹性麻疹」,降低被蚊蟲叮咬的機率。根據研究,蚊子在遠距離即可辨識二氧化碳,所以只要有呼吸的生物,就將吸引蚊子靠近。若寶寶飲用含糖量高的飲料(例如汽水、果汁等則呼出二氧化碳濃度會提高,成為蚊蟲的最愛。當寶寶口渴時,白開水是最健康有益的選擇


2.      適合為寶寶補充運動飲料嗎?


一般而言,運動飲料並不會造成寶寶腎臟功能的負擔,但請媽咪留心含糖量,或者可稀釋後再飲用。


3.      多久補充一次水分?


視寶寶的活動量和飲食內容而定,媽咪不妨以1~1.5小時作為參考。


 


 
 

 


 


 


part 2     在家時


避開了戶外的大太陽,居家環境的小細節也要提供給媽咪知道!


§       合宜的室內溫度


保持通風涼爽的居住環境,若家中有空調,建議將溫度設定於25,如此,可降低室內溼度亦可保持乾爽。室內溫度維持在舒適的狀態,就可避免寶寶大量流汗!


§       衣物的選擇


選擇透氣通風的純棉材質,衣飾的剪裁盡量以寬鬆為主,媽咪可視寶寶所處的環境來做調整。


§       寢具的選擇


人造纖維(尼龍、polyester)的寢具價格雖然吸引人,卻容易導致悶熱,使寶寶產生皮膚問題。近來,吹起一陣自然素材風,蔡醫師在此也提醒並非所有天然素材皆適合寶寶使用,如天然的羊毛、麻等材質,會讓某些寶寶產生過敏症狀,甚至體質特殊的寶寶還會對竹蓆或草蓆有反應,媽咪們不妨在夏季試試透氣通風的純棉材質,有效舒緩寶寶此時期的悶熱感。


§       身體用品


醫師建議盡量為寶寶選擇不含皂鹼的清潔用品,清潔用品及身體乳液中亦應避免香料成份,以免造成寶寶過敏。


 本文原刊於媽媽寶寶No 268


Share this:

CONVERSATION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